缺陷名稱
|
產(chǎn)生原因
|
消除措施
|
工件表面燒傷
|
1.徑向進給量過大
2.冷卻不充分
3.砂輪硬度較硬
4.砂輪鈍化等
|
1.根據(jù)工件的形狀和尺寸大小嚴格控制徑向進給量,特別是薄片工件
2.保持協(xié)削液清潔,充分冷卻并注意切削液的澆注位置
3.選用較軟砂輪
4.修磨砂輪
|
表面進給痕跡
|
1.砂輪紊線不直
2.進給量過大
3.砂輪主軸軸承聞涼大
|
1.精細修整砂輪
2.減小進給量
3.請整機床主軸軸承問隙
|
工件平面呈中凹形
|
1. 進給量過大
2.砂輪硬度偏高
3.冷卻不充分
|
1.減小進給量
2.選擇合適砂輪,改善砂輪自銳性
3.充分冷卻
|
塌角或側(cè)面呈喇叭口
|
1.主軸軸承間隙過大
2.砂輪磨鈍
3.進給量過大
|
1.調(diào)整機床主軸軸承間隙,或在工件兩端加輔助塊一起磨削
2.調(diào)整砂輪
3.減小進給量
|
表面產(chǎn)生波紋
|
1.磨頭系統(tǒng)剛性不足
2.塞鐵間隙過大
3.主軸軸承間隙過大
4.砂輪不平衡
5.砂輪硬度太硬,砂輪堵塞
6.工作臺換向沖擊太大
7.液壓系統(tǒng)振動
8.徑向進給量過大
|
1.如果可能、更換磨頭系統(tǒng),或減小主軸軸承間隙
2.調(diào)整塞鐵
3.調(diào)整機床主軸軸承間隙
4.重新靜平衡礁輪,我增加秒輪自動平衡系統(tǒng)
5.選擇適宜的砂輪
6.調(diào)整工作臺換向閥,減小沖擊
7.找出振動部位,然后采取措施消除
8.減小徑向進給量
|
線性劃傷
|
1.平面磨床磨削液太少
2.工件表面排屑不良
|
1.加大切搠液流量
2.調(diào)整協(xié)削液磧嘴位置
|
平面度超差
|
工件變形
|
采取措施減少工件變形;合理選擇磨削用量;修整砂輪
|
平行度超差
|
1.工件定位商和電磁吸盤表面不清潔
2.有電磁吸盤表面毛蒯或本身平面度超差
3.砂輪磨損不均勻
|
1.清潔工件定位面和電磁吸盤表面
2.修磨屯磁啜盤,較小的工件可放在吸盤的兩端
3.修整砂輪
|